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,自张明山先生创始流传至今,已有180年历史。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,追求解剖结构、夸张合理、取舍得当,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、体态,达到了形神兼备。用色敷彩匠心独特,形成自己的体系,令人爱赏不已。解放前,战乱频仍,民生凋敝,许多艺人处于饥寒交迫的困境,泥人张也不例外,有的人放弃了彩塑艺术工作,另谋职业,张氏彩塑几至失传。解放后,党和政府极为重视民间艺术,对这株优秀艺术之花采取了保护、扶持、发展的政策,于1958年成立了泥人张彩塑工作室,专门研究泥人张彩塑艺术,是全民事业单位。
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铭曾在此主持工作。他二十多年呕心沥血,传授技艺,培养了一大批彩塑艺术家。从此,泥人张彩塑艺术由一个家庭作坊发展成为专业机构,由一个家族的艺术活动,发展为社会性的艺术事业,产生了巨大变化,彩塑事业得到空前繁荣。60年代曾数次举办彩塑专题展览。其中,63年进京专展最为轰动,参观者踊跃。郭沫若先生在参观后写下了:“用泥造人首女娲,明山泥人锦上花,昨日造人只一家,而今桃李满天下。”尽管我们的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,但还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,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。在市文化局的领导下,我们会更努力地提高创作水平,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更多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,为繁荣民间艺术贡献力量。
泥人张彩塑属于室内架上雕塑,一般尺寸不大,高约40公分左右。彩塑艺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,运用了各种环境装饰的艺术,有着服务社会、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。

